如何选基金(四大研究机构最新研判)

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

站在2020年这个权益基金辉煌的高点,2021年投资基金可能是一个较难选择的一年,不确定性较强。

基金专业研究机构对2021年投资基金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因此,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上海证券基金分析师谢忆、盈米基金研究院院长杨媛春、格上理财首席策略师张婷,以及基煜基金相关人士来探讨这一问题。这些研究人士认为,2021年做多元化基金配置,降低收益率预期。

2021年多元化配置

中国基金报记者:2020年即将结束,站在目前时间点去看2021年,您认为应该如何做大类资产配置?原因为何?

杨媛春:展望2021年,目前处于经济复苏的阶段,货币政策中性,目前也没有看到明显的通胀压力;同时,A股结构性牛市延续,新股发行常态化,H股具备相对估值优势;债券类资产的票息在配置角度也具备了吸引力。

公募基金依然是普通投资者理财的很好选择,投资者需要注意在选择基金品种投资是应该注意多元化配置:选择关注度最高的股票型基金时,投资者可以多关注中长期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的产品,可以考虑同时可以投A股、H股的品种;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者可以继续关注规模适合的打新策略基金、多空对冲基金等;如果考虑理财替代产品时,纯债/一级债基类基金在2021年也是普通投资者可以考虑的品种。

张婷:大类资产配置需要先判断明年的经济、通胀、流动性、信用等环境,从而决定如何进行布局。2021年,经济大概率前高后低,流动性紧平衡,信用阶段性收缩,通胀温和,在此环境下,权益类资产很难有单边行情,仍以宽幅震荡格局为主,盈利仍是主要驱动力;债券存在阶段性机会;商品存在单边行情,但品种之间分化加大。

权益类资产可能面临阶段性“盈利下行+紧信用”,期间存在回调压力,但由于紧信用程度有限,市场下行风险相对有限,业绩增速改善继续成为主要驱动力,全年大概率呈现N型走势,结构性机会为主。债券资产在房地产以及基建投资增速下行之后,Q2大概率迎来阶段性的机会;商品资产逐步进入平稳期,全球定价的商品会表现更好,黑色受制于基建以及房地产增速的回落,可能会受到压制。

基煜基金:对于2021年的大类资产配置,整体上认为应该在资产上和风格上做好均衡配置。从资产之间的比较而言,港股和债券(尤其是利率债)更具有配置价值。

从国内市场来看A股相对债券市场的估值已经不再占优,内部的行业、板块、风格的分化也已达到极致,经过近2年的上涨,未来整体性行情的空间已经有所透支,但相对价值上较海外市场的性价比还不算差,尤其是疫情造成的国内外经济上的显著差异在2021年仍将延续,因此中国资产将是基本面的优质资产。展望2021年,A股面临降低回报预期,但大概率仍有结构性机会。

权益基金风格均衡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是权益基金大发展的年份,若2021年选择权益基金,您会如何选择,从哪些角度思考?

谢忆:回顾2020年,权益市场结构性行情突出,板块轮动显著。展望2021年,在权益类基金选择上需从较长周期观察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一方面可结合自身需求精选赛道;另一方面可关注分散化程度高、市场适应性强的产品。此外,针对基金投资应理性看待投资机会,建立合理预期,树立中长期投资理念。

基煜基金:今年是权益基金发展的大年。短期来看,一方面不必对短期的波动太过担忧,因为无论从经济基本面、资金面和政策的延续性来说短期都相对平稳,此外还有春季行情值得期待。但是展望2021年全年,A股历史上极少出现连续2年以上的牛市,因此2021年大概率会是“小年”,但结构性的机会仍然值得挖掘。

因此,对于2021年选择权益基金,建议从三个角度去思考。第一,做好风格的均衡,不要重仓风格或者主题非常集中的品种,除非把这些产品作为工具配置到组合中去。第二,选好基金经理, 2021年大概率会是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因此更需要选择擅长选股的基金经理。第三,港股在全球流动性充裕2020年表现落后,目前估值的绝对值具有相对优势,在2021年或将有更多投资机会,因此优质的沪港深基金值得关注。

张婷:2021年由于估值提升空间有限,更多源于业绩增速兑现,叠加目前市场处于结构性高估,选股难度相对加大,但仍然可以期待结构性行情机会。从选择角度来看,2021年驱动经济的主要动力会从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以及出口切换到制造业以及消费,其中制造业以及可选消费的潜在修复力度会更大。从基金选择上来看,择股能力强的基金经理仍是首先,主要的方向以制造业和可选消费为主。

“固收+“产品选择有技巧

中国基金报记者:“固收+”产品目前值得布局么?应该如何筛选?债券类产品呢?

谢忆:“固收+”产品通常以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并通过投资股票、可转债,参与定增、打新等方式增厚收益。回顾2020年的股票市场行情,多数权益类基金全年收红,但年内市场风格轮动亦带来产品净值波动,“固收+”产品相较权益类产品具有一定的回撤控制优势,而较之纯债产品具备上涨弹性预期。

“固收+”产品筛选中,首先应明确自己的风险收益预期,把握能够承受的最大回撤幅度,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其次由于“固收+”产品以债券资产打底,需考察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固定收益资产的配置能力;而针对权益类收益增厚部分,可进一步挖掘此类产品业绩来源的多样性;最后可适当关注基金的投资门槛、流动性、费率等。

张婷:债券型基金在明年二三季度可能会迎来一些趋势性机会,如果一些稳健型投资者,可以进行配置选择。

基煜基金:“固收+”产品实质上在当前以及未来将成为银行理财以及传统固收产品的替代品种。从这个角度讲,“固收+”产品在任何时候都值得布局。此外,“固收+”产品从产品设计上就做好了大类资产的战略配置,投资经理还会进一步强化战术资产配置的效果,以达到更合理的收益分布,改善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在选择“固收+”产品时一是要关注风险控制,看产品的历史业绩是否能将回撤控制在较好的水平,同时取得较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二是要关注投资策略,看投资策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适应2021年的市场环境。比如在当前信用风险较高的情况下,过去以信用下沉策略获取较高超额收益的“固收+”产品可能就不是很好的选择。

2021年注意资产配置

中国基金报记者:2021年,您对普通投资者的理财建议是?

杨媛春:2021年投资者应降低投资基金的收益预期,有四大原因:权益基金已经连续两年取得了较高的收益;同时,A股估值已经处在历史高位,需要时间去消化;目前货币政策也有回归中性的趋势;所以,普通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应该更加注意选择基金品种的多元化,资产配置不拘泥于单一权益资产。

张婷:2021年,权益类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大概率会弱于2020年,投资者要适当放低收益率预期,以稳为主,精选基金。

基煜基金:2021年的市场环境仍然纷繁复杂,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去押注某类资产会表现更好,不如以科学的方法做好资产配置。对于投资者而言,单一资产投资的“不可能三角”是必须面对的,也就是高收益、低风险和流动性无法兼得。对于股票资产而言,长期预期收益较高,但波动较大;对于债券资产而言,波动较低但收益不高。但是,通过简单的静态资产配置,即可完美战胜单一资产。此外,“固收+”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相比于投资者自己做资产配置,直接投资“固收+”产品可能更加省心,并可通过适度的分散来进一步降低风险。

编辑:舰长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本站承接各类商务合作,如有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